茶樹因為品種的不同,適合種植的位置、照顧的方式也不同,以台灣目前種植較多的四種茶樹來說明一下,在高海拔(1,000公尺以上)的位置比較多種植的是青心烏龍,一般平地比較多種植臺茶12號(金萱種)、四季春、青心大冇,一般在平地的茶樹比較能抗蟲病害,但還是要好好的照顧好茶樹,因為遭受蟲害還是會影響茶葉的品質,所以一般在照顧的過程中不免會噴灑一些農藥來避免蟲害,然而我們常說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」,要先努力付出,才能享受豐收的果實,對茶樹也是這樣,你越用心的照顧它,最後出產的成品就越完美,但是偏偏有一支茶,完全的打破這個定律,那就是茶葉界的貴夫人「東方美人茶」。
東方美人茶,有人叫它白毫烏龍或者膨風茶(臺語)、蜒仔茶(臺語)等等,是烏龍茶中發酵程度較重的一款茶,一般都是在夏天採收(約端午節前後10天),而這款茶特別在哪裡呢?
東方美人的茶樹特別在,當一般的茶樹都會想避免害蟲來叮咬,可是它卻展開雙臂歡迎小綠葉蟬來吸食,而茶樹經過小綠葉蟬吸食之後的茶芽,我們稱這種狀況叫「著涎」,著涎的程度會大大影響成品風味的好壞,成品的茶葉會有白色、黃色、紅色、綠色以及褐色等五色相間,泡好的茶會帶有濃濃的蜂蜜香,以及品嘗的到熟果味,也因此被西方人譽為「東方美人」。
東方美人的名稱由來也很有趣,這裡跟大家分享兩個最多人分享的版本:
一、相傳在幾百年前,茶葉是出海貿易的主要商品之一,英國的茶商將此茶呈上給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品嘗,女王在品嘗過後讚不絕口,茶湯的顏色亮麗,猶如絕色美人在杯子中翩翩起舞,最後賜名「東方美人」。
二、相傳早期有一位茶農的茶園遭遇到蟲害,損失非常嚴重,為了減少損失,只好採下一些損害沒有那麼嚴重的嫩芽來做茶,沒想到茶農不看好的這些茶葉,竟然在市場上因為風味特別而大受好評,全數售出,茶農在開心之餘跟其他的同行分享過程,之後卻被其他同行嘲笑他吹牛,因此得名「膨風茶」,而最後改名「椪風茶」。
看完以上的由來,想試試看東方美人茶的味道嗎?
(臺灣茶葉運銷合作社製作)
歡迎一起來喝茶:https://is.gd/6mKgYl